热播史诗大戏《北平无战事》(下称“北剧”)10月24日晚上演了大结局。北剧虽然没有正面战场上的枪炮声,却展现了一场决定全局的国共两党、内部的金融战、经济战。下面是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和研究延安社会历史的学者朱鸿召,对北剧中一些经济学常识的解读。
东方早报:北剧中,央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燕京大学副校长何其沧以及梁经伦都是留学美国的经济人才,其中何其沧还是的经济顾问。当时美国高校的经济学地位很高吗?
梁小民:美国哈佛大学、大学、大学、耶鲁大学等在当时都是享有盛名的。中国的留学生想要留学,都是去好的学校。
当年留学有三个途径,一是公费,二是获得国外学金,三是家庭条件好自费留学。不管什么情况出去的,几乎100%的留学生回国。除了报国心,回国就业条件好也是一个原因。
留学回来的经济人才有进当官的,也有进高校当老师的。只要是留学博士,回来直接当教授,不用一步一步评职称。抗战前一个教授的月收入都有三四百银元,而当时月工资10元左右就可以维持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当官的话,收入更不用说了。
东方早报:北剧第一集中,为解救方孟敖,央行北平分行金库副主任崔中石带着10万美元去南京中央党部见徐铁英。崔说:“今天上海交易所的比价,1美元兑换法币1200万元。”这个汇率是什么概念?
梁小民:法币在1935年发行,取代银本位的银元。在外汇制度上,当时的国民实行国家控制,统一收兑外汇,实行固定汇率。根据史料记载,一开始,1元法币兑换1先令2.5便士。1936年后,国民在美国的施压下,经谈判商定,由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换取美元作为法币发行的外汇储备,法币又与美元挂钩。初期,法币1元等于0.2975美元。
剧中的时间为1948年,十年左右的时间,法币贬值的程度可想而知,国统区当时的通货膨胀程度可想而知。
剧中说的兑换汇率其实是黑市价,并非的“官价”。黑市价才能真正反映当时供需关系。由于无限发行法币,导致通胀厉害,老百姓对失去信心,所以都想尽量把手中的法币换成美元或黄金,这也客观上推高了美元的价格。
东方早报:北剧中自始至终都在讲“币制”,为了顺利进行币制,要稳定,给老百姓发好配给粮,配给粮人人都有吗?
梁小民:抗战后国内物资紧缺,并且因为交通中断,物资调配也是问题。实行物资调配,成立民食调配委员会,主要是给城市居民及大学生发放配给粮。后来物资进一步短缺,不得不靠美国援助物资。
东方早报:在金圆券发行前,国民号召民间上缴金银首饰;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曾可达还几大企业负责人限时上缴外汇和黄金。
梁小民:当时的国库很,不得不采取这些措施。国库的原因,一方面是抗日战争导致,一方面是税收不涨反跌。内战爆发后特别是内战后期,军队的溃败让社会对它失去信心,能少交的税绝不多交。
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只能不断发行货币堵财政亏空,导致通货膨胀,失去,这样一来就是恶性循环。
说到大企业上缴黄金和外汇,当初金圆券发行之初,普通老百姓是被“违者”和人还要坐牢的下,没办法只能上缴。那些大资本家就没那么听话了。为此,蒋介石特派蒋经国到上海亲自督阵经济管制,确保币改顺利进行。
当时蒋经国和杜月笙先“座谈”,杜月笙拿出了1000万美元。蒋经国很不满意,说如果不老实上缴外汇和黄金就把杜抓起来。后来杜月笙又出了不少钱才“过关”。
东方早报:对金圆券,老百姓一开始还是抱有希望的,在北剧第47集,金圆券发行前,有百姓憧憬:“听说1元可以买20斤猪肉。”
梁小民:这是当时宣传的结果,也只有一般的老百姓上当。老百姓一开始对金圆券也曾寄予了一些希望,通过上缴手中的黄金外汇表示支持,但后来发现了,对的怨恨可想而知。
其实蒋介石自己已经预感到大事不妙,在为自己找退了。也是借着币改的机会从民间黄金和外汇。后来一看战争无望,就把大部分黄金和美元运到了。
东方早报:虽然当时国内战乱不堪,老百姓,但还是会有人从中渔利,比如说北剧中提到的“扬子公司”。
梁小民:对,国库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当时的官僚资本损公肥私。扬子公司就是当时比较有名的,该公司由孔祥熙之子孔令侃掌管,虽然是孔家私人企业,但可以利用孔家的地位获得便利和预先知道商业资讯,从而牟利。
当时外汇不能随便买卖,而扬子公司这种公司则是例外,而且是以非常低的“官价”买外汇。在国外购得物资后,再卖回国内赚钱,获利甚丰。
梁小民:想通过金圆券控制通货膨胀,后来因为战争的需要,无法控制货币发行量,反而加剧了通胀,币制也告失败。
东方早报:在北剧中,刘烨扮演的方孟敖经常出现抽雪茄、喝红酒兑可乐的镜头,是不是那时候上层社会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梁小民:飞行员在什么社会都是比较稀缺的人员,解放战争时期更甚,要靠飞行大队运输军队和物资。飞行员有特殊的待遇也不奇怪。不知道红酒兑可乐是什么说法,但是喝红酒、抽雪茄这都是美国人的做派。当时飞虎队里面既有美国人也有中国人,方孟敖跟美国人在一起待久了学会美国人做派也是可以理解的。
梁小民:解放区的日子算不上多好,但是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因为当时解放区基本是自然经济,老百姓自己种地,自己吃。加上解放区实行很多减税政策,后来还实行土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金融方面,解放区沿用在抗战时期在边区发行的边币,跟国统区的贸易很少,没有受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影响。
朱鸿召: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几经变化,经历了和缓、特别困难、逐渐变好的阶段。抗战开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央红军和红军游击队先后被改编为八军和新四军,由给发军饷。军饷约占根据地财政收入的70%,剩余15%左右是国际支援,还有就是根据地的税收。到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国共交恶。停发新四军的军饷,并对解放区进行和经济,使之失去内外援,经济异常困难。
朱鸿召:对,在这种情况下,1941年下半年,根据地决定在经济上发展大生产。对农民的政策,一是减轻税负;二是鼓励耕种,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提高生产率;三是农忙时组织便工队互助组帮助农民收割庄稼,这个便工互助组就是后来生产队的原型;四是评选“劳动模范”,给农民荣誉。对于其他、学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则鼓励他们开荒种地,或者给工厂帮工,使他们至少“赚”到自己一半的生活费用。
朱鸿召:那时解放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是边区银行,保障农、工、商业的发展。边区银行发行“边币”,用以流通。正是因为解放区这种相对闭合的自然经济,跟国统区很少贸易,才没受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影响。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