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夏天,郭庄村(那时叫郭庄大队)二十三的郭嫁给了张集村(那时叫张集大队)的张二成。因当时张二成的哥哥张大成还没有对象,他的父母又都不在了,郭的父母并不看好这门亲事。
结婚后,郭的大伯哥张大成主动提出了分家,还主动提出让弟弟和弟媳住新房子,他再搬到后院的老房子去住。张大成不愿和新过门的弟媳妇一个锅里搅饭勺,他怕左邻右舍说闲话。郭不同意分家,她说分家可以,但必须等大伯哥成家之后。知道弟妹的心情,张大成就没好意思再说分家的事情。
婚后的第二年,郭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张华。张华还不到两周岁,郭又生下了一个白胖的儿子,取名张有福。张有福一岁的时候,在石灰窑干活的张二成山体滑坡,不幸遇难,二十七岁的郭成了寡妇。
弟弟没了,张大成觉得自己是个光棍,再和弟妹住在一个院子里实在是不方便,他就借故去生产队牛棚打更,搬到牛棚里住去了。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不大的孩子,郭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好在有她大伯哥替她支撑着这个家,最苦的那几年郭总算熬了过来。
张二成去世三年后,村里岁数大的长辈有心把张大成和郭撮合到一块,当时郭也没啥意见,可张大成不同意,他说那是自己的弟媳妇,他咋能做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分田单干以后,生产队的耕牛也都卖给了村民,张大成又搬回家住了。他虽住在后院的老房子里,可郭的责任田都是他耕种,郭的闺女儿子上学读书的费用,也都是他供。为了照顾弟妹和两个孩子,张大成放弃了自己成家的机会,村里人给他介绍过好几个寡妇,他一个都没相看。
1986年夏天,郭的闺女张华考上了省师范大学,为了供侄女上大学,供供侄子读高中,张大成去了外村的砖厂,春夏秋三季在砖厂拉土,冬季砖厂没活干,他就到本村的石子厂拉石头,一天都没休息过。就连大年初一,他都在石子厂替别人打更。
等着侄女和侄子都大学毕业后,五十多岁的张大成已是满头白发,脊背也弯曲了。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为了供侄女和侄子上大学才累成了这样,张大成却笑着说:“年龄大了自然就这样,跟侄女侄子没有任何关系。
郭的闺女和儿子结婚成家后,家里就剩下了张大成和郭,他俩还是前后院住着。张华也很希望她母亲和她大伯一起生活,可倔强的张大成始终摇头不同意。
张有福结婚的第二年,他母亲突然得病了。刚结婚的张有福和他姐姐手头都不宽裕,他姐俩求亲告友还是凑不够母亲的手术费。听到这个消息,张大成丝毫也没犹豫,他把父母留下的那五间老房子卖了四千五百块钱,把自己手里积攒的零钱都拿出来,给郭凑够了手术的费用。郭康复出院后,回到家却发现她大伯哥住在了村南自己搭建的一间窝棚里。
看着满头白发一脸憔悴的大伯哥,郭哽咽着说:“大哥,跟我回家吧,我的身体恢复了,以后让我来照顾你的生活。” “你这也没少照顾我,我的棉衣棉被哪年不是你拆洗啊,我有个病灾也是你请医生跑前跑后。以后啊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行,我自己能照顾自己。村主任已经跟我说过了,让我搬到村委会去住,村里还给我申请了贫困救助。”任凭郭磨破了嘴皮子,张大成也不同意跟郭回家住。
以后的日子里,张大成的侄女侄子多次回村接大伯进城,可张大成说啥也不跟侄女侄子进城。大伯哥不进城,郭也不进城。看大伯哥一个人住在外面,郭心里很难受,她心疼大伯哥。
2008年秋天,张华和张有福姊妹俩双双跪在了张大成面前,大伯不跟他们进城,他俩就跪在地上不起。张大成心疼侄女侄子,他只好跟着侄子去了省城。闲不住的张大成让侄子给找了一个看大门的临时工,他才生活在了城里。
目前,郭跟着闺女一起生活,张大成跟着侄子一起生活,两个孩子都很孝顺,郭和张大成都生活的很幸福。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