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排列顺序她出生于朝鲜,自幼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成为一名抗联女战士;战争结束后,她曾是周总理身边的“掌印”秘书,还是朝鲜金日成特别邀请的“贵宾”。如今,她是地区唯一健在的苏联远东红旗军88旅战士。
李在德老人现在居住在通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如今已经是四世同堂。老太太个头不高,满头白发,下楼散步,跟谁都微笑。
虽然年事已高,她也不闲着,打扫房间、清洗碗筷,儿孙阻拦她还不高兴,总是念叨着“国家给我这么好的待遇,我却不工作了,没有贡献了”。
往昔的艰苦岁月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据家人介绍,老太太从来不穿新衣服。在整个采访中,她几乎没有喝水。儿子于先生解释:“在抗联时候没有干净水喝,她就强忍着少喝水,养成了少喝水的习惯。”
李在德原籍朝鲜,姥姥、姥爷都是抗日组织的,先后。随后李在德与父母逃到省朝鲜族聚集区。
的汤原县李在德所在小学的校长就是后来朝鲜第一副崔庸健,在那里,她的心中埋下了抗日的种子。1932年,只有14岁的李在德参加了抗日游击队,随后成为被服厂战士。
四年后,李在德与抗联战士于保和结为夫妇。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因缺少粮食没有奶水,只存活了五天便夭折了。
随抗联队伍进入苏联后,他们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抗联将领赵尚志给孩子起名叫“根植”,以纪念一位抗联战斗英雄。然而孩子刚刚几个月的时候,李在德夫妇潜回东北侦察敌情,孩子被苏联人抱到幼儿园抚养,从此。
1941年到1942年,李在德多次随小分队返回东北,侦察三江地区的日寇兵力、武器装备等军情。再趁夜里日伪军最为松懈的时候,将情报用电报发回88旅。
他们的战场有时就在原始森林里,蚊虫的叮咬暂且不说,最怕的就是电池没电、机故障。好在李在德的爱人于保和无线电技术好。电池没有电了,经他“捣鼓”一番,竟然又能工作了。
饥饿是更的敌人。没有粮食,只能采蘑菇、挖野菜、摘刺梅果,甚至只能吃树叶树皮。最严重的一次,她20多天没有吃到过粮食。
不少战友就这样饿死在那里,李在德记得一位叫做李在民的战士在临死之前还在说:“我不行了,你们回去告诉队长,我死也不会的。”剩下的人饿得连埋葬战友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将他们的遗体放在树丛里离开。
李在德却总是能出色完成任务,返回苏联的野营地,苏联的教官表扬她:“马露霞(李在德的苏字)最棒。”88旅的旅长周保中也以这个战士自豪:“干得不错,应该受到表扬。”
当年的88旅是一支国际旅,后来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在第一营担任营长,李在德与金日成的夫人金正淑在那里结下了深厚友谊。
1945年,李在德随苏军打回东北,后又参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她爱人来到中国,并申请加入中国国籍。1953年,时任内务部部长的谢觉哉亲自签字批准她入籍。
新中国成立后,李在德到政务院(后来改名国务院)秘书厅工作,担任总理的机要秘书,负责管理政务院公章和印章,她的办公室与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她也被戏称为周总理的“掌印大臣”。
“为周总理掌印的竟然是一个朝鲜人。”不少人都很吃惊。“既然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李在德在担任秘书期间,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1960年后,金日成多次邀请李在德到朝鲜参观访问,并且充分信任她:“她想上哪里去就去。”1992年,李在德前往朝鲜,金日成亲自赠送给她一条线月,李在德再次访问平壤,金日成再次与她会见,其间,一直拉着她的手,直至结束。
因工作涉及到党的机密,多年来,李在德夫妇对自己的工作守口如瓶,就连儿女也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父母曾经是抗联老战士。
李在德的爱人于保和逝世后,骨灰一半撒在了曾经战斗过的乌苏里江,一半埋在了抗联民族英雄赵尚志的纪念馆旁边。
抗战时期的并没有因时光而流逝。如今的李在德老人仍然很关心,“要相信国家”这句话一直挂在嘴边。她爱看电视,但极少评论,看到高兴的事儿会心一笑,只有看到一些官员的贪污行为时,才会说上一句:“那不是员的做派。”
2010年,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为她授勋。今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专门向她颁发了“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