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原国家教委体卫司印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同年,江苏省常州市正式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试点单位进行体育中考试验。在经过科学论证,逐步推进并经历了“整体推进、初步、纠正应试、全面”四个阶段之后,年常州市基本建构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健身锻惯的养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良性发展的“三个有利于”体育中考模式。
1992年体育中考刚刚推出,缺乏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而当时重文轻体的现象又十分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常州市教育局(原常州市教委)首先通过各种加强体育中考的宣传和教育,统一思想,并把体育中考确定为“地位考试”和“初中毕业生选拔性考试”。
结合1979年“扬州会议”提出的“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学观念和学生体质以及运动体能(当时称身体素质)下降的现实状况,常州市增强学生体质的,1992年首先按传统的“跑、跳、投”老三项进行考试项目设置,确立50米快速跑、铅球、立定跳远为中考内容。93年增设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允许学生在“跑”的项目内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项目是“50米快速跑”和“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第一次尝试了选择性考试。
当年的项目评分价标准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依据,优秀级确定为满分标准。1992年三项满分为60分,每项满分各为20分;1993年把60分改为45分,每项满分各为15分。考试的组织形式采用全市统一安排现场集中测试的方式。并于1994年开始采用电脑编排及录入考试成绩。
这一考试的出台,赢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支持者有,反对者也有。但是,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的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学生的运动体能都有了较好的提高。
二十世纪末,就在体育中考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的同时,受应试教育文化的影响,体育中考慢慢地演变成了应试教育。体育中考内容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教学过程简单化、程式化,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正在受到不良影响。为此,2000年起常州市把原来确定的体育中考的“地位考试”和“初中毕业生选拔性考试”改为“水平考试”和“导向性考试”。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运动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把“跑、跳、投”老三项考试项目改为“球类技能项目、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运动体能(身体素质)、平时成绩测试”,分值分别为5分、10分、15分、10分;球类技能评分项目为“篮球行进间投篮、排球垫球、足球颠球”三项,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参加考试;运动体能(身体素质)为“实心球、立定跳远、跳绳”三选一,第一次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即对学生初中阶段三学年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分,计入平时成绩部分。平时成绩由学校给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审核或检查。
2000年常州市的中考方案一直延续到02年,03年因为“”影响没有组织考试。到04年,体育课程中出现了忽视增强学生体质和淡化运动技能的现象。为此,我们在学生平时成绩测试中增加一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并在检查中专门抽查这一内容。把原来球类技能项目中考成绩的分值由5分增加为6分,进一步强化运动技能教学。同时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引进体育中考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三选一进行测试。05年开始又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改为“肺活量/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握力/体重指数”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试。这次,由于增加了运动技能评价在体育中考中的权重,并在整个评价体系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等方式,有效了解决了体育教学中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倾向,应试体育教育得到了有效。
04年常州市提出“体育中考要能更好的贯彻课程,要为提高我市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水平服务,要有利于推动我市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朝着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服务。”基于这样的思考,从04年下半年开始有关部门集中力量开始调研、论证,构思新的体育中考方案,提出未来几年积极稳妥发展和完善体育中考的基本设想。06年在0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和评价内容,加大运动技能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把体育中考40分划分为:过程性评价15分,终结性评价25分。其中,过程性评价15分由①初中阶段三年体育学习成绩为6分(每学年2分)、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及格4分(初三学年测试)、③耐久跑测试结果为5分(初三学年测评)三部分组成;终结性评价25分由运动体能类(身体素质)15分和两项运动技能10分组成。运动体能类(身体素质)15分的考试内容由学生根据本人能力从①掷实心球(小年龄者可降低一格标准评分)②立定跳远③一分钟跳绳(或50米跑或仰卧起坐)三项中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测试。07年在运动体能类(身体素质)考试内容中增设游泳考试内容。两项运动技能分为球类项目组和体操武术项目组,共12个项目,学生根据本人能力从这两组共12个项目中各选一个单项进行测试,每参加一个单项测试满分各得5分。其中,球类项目设“篮球行进间投篮、排球垫球、足球颠球或乒乓球发球和接发球(2007年开展)”四个项目供学生选择,并取消了软排球项目;体操或武术项目组设“健身操、武术、技巧(男:头手倒立;女:肩肘倒立)、支撑跳跃(分腿腾越山羊)”四个项目供学生选择。
(1)一个中心:体育中考为体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发挥体育中考的指导性作用,通过考试内容或评分标准的,激发学生、家长、社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体能发展。
(2)两个:一是教育部提出的:“体育中考要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的指导思想;二是科学论证,有效实施,确保体育中考工作安全有效开展,社会安定。常州市体育中考一直科学论证,召开多次、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会和教学现场会,如,体育中考方案论证会、评分标准可行性分析会、技能考试裁判法现场操作分析会、系列教材教学现场会(如健美操系列教材教学)、课内选项教学现场会(如女生在技能类体操、武术类考试中可以选择健美操、垫上运动、武术,课内开展相关内容选项教学的方法研讨会)等等。
(3)三个结合:一是内容制定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以及体育新课程建设相结合。在考试内容制定、选择上,首先考虑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中考总分中设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4分,并结合我市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共设计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田径等六大类共13项。鼓励各地区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二是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过程评价,重视对学生平时体育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评价,促进体育教学常态化发展。三是规范操作过程,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过程性评价抽测制度和终结性评价操作管理制度。过程性评价内容由学校组织测试并,教育局组织人员对每一所学校进行审核认定。审核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样本通过率达95%以上即对该校成绩予以认定。抽测人数250人以下测一个班,251人以上测两个班;抽测内容:长跑(男)1000米(女)800米、体质健康标准随机抽(1-2项)、检查学生学年体育学习成绩。终结性评价采用现场考试,现场考试采取“就近考试”的方法,各区分设考点,裁判统一管理,学生就近考试,一个学校的考生原则上用半天时间全部考完。
(4)四个重视:一是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运动体能类和运动技能类的现场测试中,设13项供学生选择测试。二是重视“2+1”工程的推进,把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作为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手段或载体。三是重视学生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在运动技能类测试内设立球类和体操、武术类两类测试项目。四是重视体能发展。在现场测试运动体能类的基础上,耐久跑测试为平时成绩检查的必测项目,并在耐久跑测试中使用“+1”评分法。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