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枣儿
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常常听到这样的观点:“现在的孩子都是被惯的,结果心灵多脆弱啊,我们小时候那会儿就没什么心理问题。”对这样的观点,我常用两个成语来回应:一味回顾过去无异于刻舟求剑;一味否定问题、逃避问题则相当于掩耳盗铃。
殊不知,今时真的已经不同往日。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我们自己——来自家长的不合理期待,来自社会的焦虑氛围。
我们过分地关注学业成绩,却忽视了非学业素养。的是,教育部门不断减负,家庭和社会却又成倍地增负。孩子们那些仅有的休息时间,不是走进自然去陶冶情操,不是走进体育场馆去锻炼身体,不是社会实践去提升能力,而是不得不辗转于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竞赛之间。要知道,孩子的心理就像一根橡皮筋,如果始终紧绷而得不到放松的机会,必然会有被拉断的一天。
我们过分关注竞争结果,却忽视了孩子本身。实践发现,越是高知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越容易得到忽视。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已经为孩子的未来做好了精密的筹划,有没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当成自己实现梦想的寄托。我们又有没有弯下腰来、俯下身来,耐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甚至是内心的呐喊。
我们总怕落后在起跑线上,却忽视了脚下和当下。明天固然美好,但我们都是生活在当下。重点固然美好,但生活只在我们的脚下。如果说是心理是1,那么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心理一旦出问题,再多的0都毫无意义,终点也将是遥不可及。
听完这些,你还会觉得,今天的孩子是被惯的吗?恰恰相反,今天的孩子们瘦弱的肩膀上,已经承载了太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期待,太多关于明天、关于成功的焦虑,已经承受了太多他们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压力。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