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撑起票房的国庆档落幕,10月后半档期几乎是引进片的天下:《宾虚》《圆梦巨人》《机械师2:复活》《侠探杰克:永不回头》《但丁密码》《暗杀游戏》等进口扎堆亮相,可惜声势托不起票房的涨势,终究未能走出今年国内票房的低迷。
而就在近日,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的两部电影《邻家大贱谍》和《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以分账片的形式确定了内地上映日期。这样一来,今年引进的分账片数量就超过了的34部。这让人不禁联想,这是否为进口片配额放开做准备?国内电影市场一旦全面放开,本土电影业是否会迎来寒冬?对于观众来说,这又将是好事还是坏事?
翻开国庆后近两周的片单,引进片占了半壁江山,且阵容不可小觑:既有“电影奇才”斯皮尔伯格首次和迪士尼合作的《圆梦巨人》,又有好莱坞硬汉杰森·斯坦森领衔主演的《机械师2:复活》,还有“阿汤哥”的《侠探杰克:永不回头》,更有奥斯卡黄金组合主演的《达芬奇密码》IP续集《但丁密码》……
不过从内地的票房来看,这一连串的数字却远不如明星噱头那么夺目。《侠探杰克:永不回头》上映6天才收回6000万元票房;而《圆梦巨人》,上映12天,票房才攀升到1.38亿元,以上两部新片的单日票房还比不过上映了27天的《湄公河行动》。而目前涨势最好的《机械师2:复活》,上映6天票房超过2亿元,但要冲破10个亿成为“爆款”,仍需后程猛进。
有业内人士认为,进口片票房的低迷原因有多方面:客观上看,今年电影票房的颓势仍未走出,在票补减少的情况下,观众依然宁愿选择其他娱乐方式而非花高价看电影;而从主观上看,进口片质量的下降,导致观众对这些“西片”出现审美疲劳。
“从根本上看,‘’的类型也十分单一,不是超级英雄世界,就是飞船满天飞,要么就是天崩地裂、房倒屋塌,再有就是大场面动作特技或战争等……对观众来说,这已经造成了视觉和审美上的疲劳。”一位资深影评人说出了众多观众的。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谈到进口片在中国市场遇冷的情况时,认为此消彼长的背后,是引进影片一成不变的类型口味瓶颈。在他看来,“分账”走过了近20年的程,类型单一化却愈发明显。
尽管票房呈现“低姿态”,但涌上国内大银幕的进口片依然络绎不倦。漫威的《奇异博士》、罗琳的《神奇动物在哪里》以及备受关注的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纷纷定档11月。《邻家大贱谍》和《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以分账片的形式确定了内地上映日期。
仔细计算便不难发现,今年引进的分账片数量已达到了39部,超过了的每年分账片只能引进34部的数量。有知情人士透露,34部配额没有变化,是因为有一部分影片是名额之外的“文化交流项目”上映,不在分账片配额之内。
据记者了解,2012年2月,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同意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电影或者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升到最高25%。
不过《备忘录》2017年到期后,双方还将进行谈判,中国电影市场是否全面?进口片配额是否即将成为历史?这一沸沸扬扬的传言目前尚无。
“取消配额制对大多数影迷而言,应该是好事,因为可以在影院更快看到自己想看的国外电影,选择的空间更大。而对于中国的影业来说,按照每天新增10到15块大银幕的速度,中国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市场。”资深影评人陆建国说。
不过有更多的业内人士担心,中国取消电影配额后,会像之前的地区和韩国一样,对好莱坞电影的来势汹汹完全没有招架之力,最终本土电影业一蹶不振。
陆建国却对此表示乐观。他分析,目前国内电影档期的排定采取的是审核制而非备案制,例如是在假期的好档期上映还是长假后的第一天上映,是几部进口片扎堆上映还是延期公映等等,都是电影管理部门说了算。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夏天的国产电影月,《捉妖记》就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后来该影片还被延长放映一个月。
另一方面,由于宣发上的乏力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如《悲惨世界》《国王的》这样水准较高的好莱坞电影落地中国市场,也往往会水土不服。相反,国产电影对于“小镇青年”吸引力甚至超过不少进口片,增长迅速的三四线城市票房也造就了国产电影的“黄金时代”。
近几年国产片与进口片的角逐赛果亦可说明问题:2011年《失恋33天》以1500万元投资,独挑《猩球崛起》《铁甲钢拳》《惊天战神》三部好莱坞,以3.6亿票房完胜收场。《007:大破天幕危机》《霍比特人》《生化危机5》《虎胆龙威5》等无数好莱坞的票房,则纷纷被《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国产片“踩在脚下”。
“在国产电影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即便取消进口电影配额,最终能否在市场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还是影片质量说了算。只不过来的人多,难免会摊薄了份额。”陆建国分析。
我国目前执行的是严格的电影进口配额制度——现在,每年有34部“进口分账”影片(分账片)以及30部左右的“进口买断”影片(批片)。
“分账片”和“批片”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国际一线公司制作的新片,进口数量有限,国外片商要参与中国票房分成。而后者多批量引进,其一年指标配额占进口配额近50%,国内片商以固定价格把国际影片的放映权从国外片商处买断,国外片商不参与中国票房分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