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电影 > 正文

中国电影资料馆:从神秘档案机构到观影圣地

类别:中国电影 日期:2019-9-12 20:10:40 人气: 来源:

  对于的影迷而言,文慧园三号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地名了。因为它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所在地,如今这里每周都会有十多部中外经典影片上映。但在前,它是从不向的神秘档案机构;后,它才开始承担起向展映艺术影片、电影文化的功能,逐渐成为无数影迷心中的“观影圣地”。

  第一次踏进中国电影资料馆大院时,岳晓湄幸福得脚底好像踩着棉花,是有弹性的。那是1982年,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资料馆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也正是在那一年,的春风终于吹到了文艺界,资料馆开始逐步。

  岳晓湄出身电影世家,父母公婆都是延安鲁艺出来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对电影的热爱,可以说写进了她的基因。第一次进资料馆的东郊百子湾拷贝库参观,成千上万的拷贝就曾令她无比震撼。当时,资料馆希望用计算机建立一套档案管理和对外服务的系统,她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胶转磁”——把电影到磁带上保存;她和科的同事每天用130放映机投射到墙上的小银幕上,旁边并行用一台1640摄像机下来,一边工作还能一边看电影。

  那时,她们常常每天上午录两部,中午不休息再录一部,下午录两部,晚上还加班录一部,一天下来最多六部电影。后来馆里引进了美国的胶转磁设备,从模拟到数字胶转磁设备,招聘和培训了专门的技术人员,她再忙也依然常去那里看片子。“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应该是国内看电影最多的人之一。”岳晓湄说,当时的社会风潮就是这样,所有人仿佛都被一股劲儿扭着,地学习、工作,充满干劲儿。

  前,作为档案机构的电影资料馆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一般只对中央机关和重大会议及文化院校机关定向服务,普通人想来看部电影或者借阅资料,几乎是天方夜谭。岳晓湄刚来时,她的老处长就递给她一本保密手册,再三强调保密的重要性。这种状态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生改变,资料馆逐渐打开了大门。第一个十年,范围控制得还较严,只面向文艺界团体和院校;到了上世纪90年代便基本放开对社会服务;进入新世纪后,则完全向(前提是在国际电影资料联合会可的范围之内)。

  资料馆当初只有一个能容纳百人的大放映厅,每周二晚上举行业务放映,两块钱一张票,能连看两场外国资料片,但必须凭电影专业学生证、摄制组的介绍信或有关机关团体的介绍信才能买票,剧组工作人员来看片,还要开介绍信。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这些后来叱咤中国影坛的大导演,在电影学院上学时都是资料馆的常客。张艺谋就曾坦言,电影学院讲的东西虽然好,但“我们这批学生没有资料馆绝对不行”,都是在资料馆里看片子得到成长的。

  穷学生没什么钱,还会想办法画假票,试图蒙混过关。这时,美术专业学生就派上用场了,第五代导演、电影学院美术系78级学生何群,生前就曾调侃自己画过资料馆的假票,据说难辨。田壮壮还因为拿假票看片被检票工作人员看出来了,送到了岳晓湄那儿。“我家跟壮壮家是世交,本身就认识,学生想看电影的心情我们理解,罚款十块二十块钱也不至于,所以我们教育一下,说下次别这么做了,也就让他们看了。”岳晓湄说。

  上世纪80年代初,资料馆举办英国电影回顾展,一下子展映40部英国影片,这是后第一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外国电影展映,排队买票的观众挤满了资料馆院子,最贵的黄牛票能卖到一两百块钱。从这次展览之后,法国电影展、意大利电影展、美国电影展都来了,这些好多年不曾见到的外国电影再一次走进中国,成为观众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那时,资料馆对门那条街有不少小餐馆,晚上电影散场后,大家都舍不得走,还要在饭馆里边吃饭边聊天,说说当天看片的收获和感受。

  1996年,电影资料馆新大楼建成后,面向的日常电影放映服务重新启动并不断扩大规模。最开始每周只一次放映,每周四晚上放两部电影,往往是一部特别经典的片子加一部比较小众的片子,被有的观众调侃为“一个好片一个烂片”。当时地铁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很多观众看完第一部后,就急着赶地铁去了。后来变成周四、周五各放一部。现在,资料馆除了每周一不安排放映,其他六天都有放映,一年放映次数超过一千场。

  影评人、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主任沙丹,2007年从资料馆开设的研究生毕业后,便一直留在资料馆工作。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资料馆看片时,当时这块最大银幕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所谓看电影,就是看这样的电影,或者说看电影,就要到这样的地方来。”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竟会负责“这个地方”的电影放映。

  2009年之后的一两年,资料馆的电影放映都是沙丹一人在负责。他结合自身对电影的判断和从网络上了解到的观众口味策划放映,每周填写调片单,从库调取放映的影片。就连宣传,他也亲力亲为:豆瓣、各大高校的BBS、时光网都曾留下了当年资料馆宣传放映的痕迹。

  身为的资料馆,姿态一点也不“高冷”,与观众的互动一直很密切。豆瓣上有个创建于2006年的小组“文慧园三号”,由一位资料馆资深影迷创建,除了介绍和讨论放映影片,专门有个帖子叫做“资料馆放映各类故障汇总”,里面全是观众一笔笔记录下来的放映故障,还有不少人吐槽。为此,沙丹也曾跟一些“较劲儿”的网友起过争执,但他从心底知道,大家其实是“爱之深责之切”,尽管嘴上经常骂资料馆这不好那不好,但每周仍然乐此不疲地过来。一来二去,他和好些观众反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2011年开始,有的重点影片放映前,资料馆还会组织工作人员做片前导赏,介绍影片相关信息,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和影迷文化的蓬勃兴起,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名头越来越响,在影迷群体中的影响力日益壮大。渐渐地,影迷们都知道,在有一个小西天,那里每周都会放特别好的电影,在商业影院很难看到。每当有放映的那天下午五点后,资料馆门口就会排起队,很多观众一下班或下课就飞奔过来买票。碰上热门影片,队伍甚至排到了小西天牌坊。观众小陀记得,2012年夏天,资料馆放《蝙蝠侠:骑士》,买票队伍在资料馆院子里绕了好几圈,烈日下排长队的观众非但没觉得痛苦,反而有种马上要看到经典影片的兴奋。最后放映时,连影厅台阶上都坐满了观众,影片结尾时,掌声持续了好久。

  2015年,资料馆开始和网络售票平台合作开展网上售票,观众基本告别了排队的日子,不过,好多资深影迷却表示,怀念那段排队的日子。网友“我的”表示,自己在资料馆看片今年已经进入第15个年头,自从去了资料馆,其他影院就一概屏蔽,他也因此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影迷朋友。“很怀念那段不论何种恶劣天气,都在资料馆门口静静排队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都不觉得那是种辛苦。”

  除了固定放映,资料馆还会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各式各样的电影展映。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要属国际电影节的展映单元。

  虽然北影节每年4月举行,但邀片工作却在前一年十月份就得提早启动。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电影资料馆收集整理部主任林思玮就要带领不到30人的团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邀片,后期还要影片的邮寄、通关、翻译、制作以及各类放映设备的检查调试。“虽然最后大家看到的展映影片一共500多部,但最初的选片范围比这个要宽泛得多,光是外片就超过1000部。”

  林思玮介属兔的今年多大绍,最核心的邀片部分任务主要由五六名工作人员完成,他们会按照地域进行划分,给选定的影片版权方发去邀片邮件。“春节之后,他们基本上就是按照‘欧美时间’生活了,直到后半夜都要盯着对方的回复。”林思玮笑言。

  观众对北影节展映的热情,每一年都给林思玮带来惊喜。“2018年开票当天一小时的票房,几乎相当于2017年一天的票房,十几万观众斗志昂扬,在一两个小时内把票全都抢光,还不断催促我们加场。”

  现在,丝绸之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节也在和电影资料馆合作,邀请他们负责电影节的展映活动。

  此外,资料馆还正在探索国内艺术电影发行放映的新模式。成立于2016年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便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该联盟联合国内主要电影院线、电影创作领军人物、网上售票平台等多方面力量,致力于在全国各大影院长期放映艺术电影。目前该联盟已有全国1600多家影院,银幕数量超过2000块。

  从略显神秘的学术象牙塔,到面向大众的观影乐园,四十多年来,中国电影资料馆一直承担着布道者的角色,将光影魅力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未来资料馆还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推出电影资料查询、多展示、影迷互动等服务。

  阅来阅好——明星读经典,为你做海报习总曾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爱好。我们从习总推荐过的书单中挑选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邀请、王劲松、佟丽娅等为我们朗读其中的片段。【详细】

  喜迎十九大,听这19位名家的文艺初心广大文艺工作者们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动,了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旅程。五年来,一批文艺名家做客人民网,聊创作心,话人生。【详细】

  财成国际

关键词:电影资料馆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海南电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