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典回顾 > 正文

F1赛事经典回顾!14年点滴中国大赛留下难忘记忆

类别:经典回顾 日期:2018-12-31 2:45:29 人气: 来源:

  2018年,对于F1中国大赛来说,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份。15年前,这项1950年起源于英国的赛事首次来到中国,落户上海,让车迷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更恍然大悟:“比变形金刚还酷炫的造型、比光还快的车速、比雷鸣更震撼的轰鸣声,原来,这就是F1!”

  从最初为了“看热闹”踏足上赛道,到如今每年风雨无阻地一期一会,无数车迷就这样与即将迎来15周岁生日的中国大赛相爱相守,度过了十四载的春秋。其中又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令你我仍常常忆起、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就来回过头,回顾过去十四年中国大赛的难忘记忆。

  有史以来,F1的车轮第一次“轧”到上海,恰逢国庆黄金周,令这座崇尚海派文化的城市着实万人空巷。

  当时,迈克尔·舒马赫和法拉利是F1在中国绝对的代名词。人在来到上海前已经加冕了个人第七个世界冠军。本土倾巢而出,只为捕捉“车王”的身影。

  但对于车迷来说,没有什么比人在上海夺冠更值得期待的了。虽然结果事与愿违,冠军被法拉利的另一位车手巴里切罗拿下,但是车王也不负众望,创下了1分32秒238的上赛道最快单圈纪录。这一纪录保持了整整13年,直到2017年,才被汉密尔顿打破。

  而说道F1在中国的号召力,另一个惊人的纪录是比赛三天的现场观众累计达26万人次。其赛日的现场观众更是达到15万人,保持着中国有史以来单场赛事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纪录。

  作为赛季的收官战,中国大赛迎来了一位强大而又陌生的新王者——费尔南多·阿隆索。这位年仅24岁的西班牙小子意气风发,携新科世界冠军之威在上海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更帮助雷诺车队赢得了该年度的车队冠军。

  舒马赫在蒙扎宣布退役,令无数车迷黯然神伤。但令中国车迷幸福的是,他们仍有机会在中国站欣赏到这位七届世界冠军的“争冠大战和谢幕演出”。人的对手,正是当时所向披靡的2005年车手冠军阿隆索。

  “红蓝对决”成为整个周末唯一的主题。上海地铁里出现“舒马赫专列”和“阿隆索专列”,而上海国际赛车场标志性的“荷叶看台”两侧也被分为了红、蓝阵营。

  淅淅沥沥的秋雨中,舒马赫不负“雨神”之名,在开局阶段对阿隆索和其雷诺队友吉安卡洛·费斯切拉做出两次精彩的超越,在上海登上最高领台,终于让中国车迷了其人生的第91场——也是最后一场——大赛胜利。

  “后舒马赫时代”,阿隆索和莱科宁又成为世界冠军的竞争者,但俩人身份已经不同:西班牙人转投迈凯伦,人则成了法拉利的“红人”。并且阿隆索的新队友、初出茅庐的刘易斯·汉密尔顿将这场“新银红大战”推向。

  然而不想在个人首个赛季便频繁登上领台的汉密尔顿,却在中国站了赛季最尴尬的失误。在赛道忽晴忽雨的情况下,迈凯伦让汉密尔顿用雨胎,不料铸成大错。当他终于进站时,过度磨损的轮胎已经无法让赛车正常拐过维修区通道前的左弯,赛车陷入砂石区。虽然赛道消防员使出全力推车,还是无法帮助英国人避免F1生涯第一次退赛。

  英国新秀的抱憾退出,以及宝马-索伯车手库比卡液压故障,把胜利拱手让了莱科宁。这也为赛季末,人在巴西以1分的微弱优势上演惊天大逆转埋下了伏笔。

  中国大赛最后一次在赛季尾声阶段举行。势在必得的汉密尔顿首次在上海获胜,弥补了一年前退赛的尴尬,更与世界冠军杯又近了一步。而卫冕希望落空的莱科宁毅然做出,把第二名让给队友马萨,使得巴西人的夺冠希望被保留到圣保罗主场。

  与此同时,中国大赛走过了五年,中国观众已经完成从普通看客到拥趸的转变。莱科宁、阿隆索、马萨和汉密尔顿车迷专属看台的推出,让“四大天王”的车迷找到了归属感,更标志着中国大赛真正成长为一项成熟的赛事。

  中国大赛第一次改期到四月举行。湖南幼师摸鸟门一场滂沱大雨,让比赛全程充满了混乱。新规则下,F1格局大变,年轻的红牛车队异军突起,由塞巴斯蒂安·维特尔维特尔帮助红牛赢下了车队历史上第一个大赛胜利,并且与马克·韦伯第一次帮助车队包揽冠、亚军。

  但比赛提前和正赛当日暴雨如注,都不能热情的车迷来到现场,因为上海国际赛车场已经成为中国车迷与F1直接交流的桥梁。

  令车迷更加兴奋的,该年是赛会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募赛道裁判,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参与到他们所热爱的赛事中,为F1中国大赛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迷莱科宁在2009赛季结束后告别F1,转投拉力赛场,让他的铁杆中国车迷大失所望。但是,离开F1三年的舒马赫在梅赛德斯的下出山,让中国“舒迷”激动不已。

  不过,比赛的真正主角是卫冕世界冠军简森·巴顿。而英国人的夺冠,意味着前七年的中国大赛的胜利分别由七位不同车手获得。

  赛道之外,中国大赛继续“升级”。地铁11号线投入运营,缩短了从上海市区到上海国际赛车场的时间,更加拉近了中国车迷与F1的距离。

  与此同时,中国大赛已经走过了七年,也深深扎进城市的生活和发展,是上海的城市名片更成为中国赛车文化的枢纽。看台上硕大的“中国制造”字样告知全世界,这是一场中国式的F1大赛。

  维特尔和红牛车队第一次以世界冠军身份来到上海。但最终的比赛结果却是汉密尔顿险胜。因为燃油系统故障,他只差35秒就错过的最晚赛车出场时间,险些要被罚从维修区起步。至此,汉密尔顿成为了首个打破“中国站冠军年年不同”魔咒的车手。

  竞争激烈的赛道之下,中国大赛迎来里程碑时刻。经过前七年的合作,上海与F1开始了第二个“七年之约”。有组织的赛事筹办、成熟的市场、热烈的氛围,标志着上海国际赛车场线赛族”立足。

  继舒马赫,阿隆索、莱科宁等世界冠军后,中国站再次迎来新霸主。梅赛德斯车手罗斯伯格从杆位起步轻松摘得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分站冠军,同时也是梅赛德斯车队自重新成立以来的首个冠军。他与父亲科克·罗斯伯格成为历史第三对都拿到过大赛胜利的父子。

  而舒马赫在复出三年后,再次做出退役决定。中国车迷也在口,表达了对于这位F1传奇人物最高的。遗憾的是和罗斯伯格一样头排发车的人,因为梅赛德斯维修区的失误,在第13圈时提前退赛,遗憾了结束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F1中国站。

  中国大赛迎来十周年里程碑。上海国际赛车成为了中国车迷心中的赛车圣地,同时越来越多外国车迷的到场,凸显了中国大赛在全球车迷心中的地位达到新的高度。

  为回馈车迷,比赛前夕F1中国大赛10周年“万人携手同行上赛场”活动举行,上赛场首次向全赛道,邀请车迷共同为中国站庆生。更令人欣喜的是,赛前赛中,上海车手马青骅驾驶卡特汉姆赛车登场,成为F1有史以来第一位在本土举行的大赛里出场的中国车手,更是让中国车迷为之自豪。

  作为在引擎规则前的最后一个赛季,本届比赛的竞争跌宕起伏,阿隆索力压汉密尔顿迎来了个人第200场大赛胜利。并且比赛前五名均被世界冠军所包揽。

  但是“混合动力时代”元年,梅赛德斯在蛰伏四年后,展示了潜心研发新一代动力单元的。汉密尔顿与罗斯伯格瓜分了前三场比赛的胜利,车手世界冠军之争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银箭内战”。

  技高一筹的汉密尔顿在上海了排位赛,势不可挡地拿到杆位,并在比赛开始后就一骑绝尘,轻松领跑后获胜。这是他第三次在上海赢得比赛,并且在积分榜上缩小了同罗斯伯格的差距,为一场白热化的世界冠军争夺战埋下铺垫。

  F1中国大赛在雄壮的中国国歌声中隆重揭幕。著名赛车手与现场观众一同引吭高歌《义勇军进行曲》,市警务航空队直升机悬挂一面巨幅国旗飞越赛车场上空,引起全场观众行注目礼,缔造了F1历史上有一个绝无仅有的时刻。

  在震撼的表演之后,赛道上还是梅赛德斯的天下,汉密尔顿的地位在上海牢不可破,又一次轻松领跑后获胜。

  十二年来,随着F1文化在中国日渐沉淀,中国大赛也不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变身“赛车嘉年华”,给亲临现场的车迷带来全新的观赛体验。传统的饕餮美食,各类赛车文化互动项目,让车迷切身感受到速度的刺激,也更直观地了解了F1的魅力。

  淘汰制排位赛在巴林大赛后被摈弃,意味着中国大赛恢复标准模式,不料却为一场充满波折的比赛埋下伏笔。

  杆位出发的罗斯伯格被里卡多超越,而“鱼雷”科维亚特引发了维特尔与队友莱科宁相撞,卫冕冠军汉密尔顿也厄运缠身,卷入事故。中国大赛历史上最激烈的发车争就此诞生。

  不过,凭借梅赛德斯赛车的综合性能优势,罗斯伯格还是后来居上获得比赛胜利。而赛季开局三连胜,为他在年底捧起世界冠军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是历史上比赛时间最早的一次中国大赛,而罗斯伯格在2016年赢得世界冠军后“闪电”退役,让上海的比赛自2007年后再次没有分站的卫冕冠军。

  周日比赛开始前,一张乒乓桌率先点燃了战火。在乒乓球世界冠军王励勤的助阵下,维斯塔潘、里卡多、阿隆索、马萨纷纷一展各自的台上功夫,更为之后赛道上的角逐暗暗较劲。

  在最受瞩目的“银红大战”中,汉密尔顿没有给维特尔任何机会,更是在职业生涯里第三次实现杆位、胜利、最快单圈时间和领跑每一圈的“大满贯”。而五次赢下中国大赛,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滩之王”。

  虽然十四年,对于很多车迷来说,都是人生中很漫长的一段时光,然而关于中国站的记忆,相信对于每一位热爱这项赛事的车迷来说,依然历历在目,令人回味无穷。未来,F1中国站还将伴随大家走过更多的岁月,缔造更多的精彩。而这其中,期待继续有你的一相伴。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海南电影网- All Rights Reserved